
一、同步带轮特点:
(1)传动准确,工作时无滑动,具有恒定的传动比;
(2)传动平稳,具有缓冲、减振能力,噪声低;
(3)传动效率高,可达0.98,节能效果明显;
(4)维护保养方便,不需润滑,维护费用低;
(5)速比范围大,一般可达10,线速度可达50m/s,具有较大的功率传递范围,可达几瓦到几百千瓦;
(6)可用于长距离传动,中心距可达10m以上。
(7)无污染,可在不允许有污染和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的场所下正常工作
二、各种同步带轮的计算公式:
同步带轮的节圆直径计算:
同步带轮节圆直径计算
Dp=p×Z/∏
Dp: 节径
Z : 齿数
∏: 圆周率
同步带轮实际外圆直径计算:
De= Dp-2δ
Dp:节径
δ:节顶距差
同步带轮中心距及同步带节线长计算:
同步带轮实际外圆直径计算
同步带节线长计算
L’ :近似皮带节线长
C : 两轴的中心距
Dp : 大带轮的节径
dp : 小带轮节径
中心距的确定 :
同步带轮实际中心距
B= L – 1.57 (Dp + dp)
L: 同步带节线长
同步带轮的主要参数及相应意义(二)
2.在带轮上相邻两齿对应点在这个圆上度量所得的距离应等于同步带的节距Pb。
如能满足这两个条件,则能保证同步带与带轮顺利啮合。同步带轮上与带节线相切对滚的圆称为带轮的节圆,在节圆上度量所得的相邻两轮齿对应点的距离称为带轮的节距,以Pp表示。如带轮的齿数为z,节距为Pp,则带轮的节圆直径d=ZPp/π(mm)
由上式中看出,带轮节圆直径可根据带轮齿数Z和节距Pp求得。但当计算的带轮节圆直径小于带宽时,为避免影响带的寿命,应把带轮直径适当加大。

3. 带轮的齿形角
带轮的齿形角对带齿与轮齿的啮合和传动性能有较大影响。当齿形角过小时,同步轮齿槽形状近似于矩形,带齿进入啮合时,会产生较大干涉,并易造成带齿工作面磨损和局部断裂。而如齿形角过大,则使轮齿对带齿工作面的法向力的径向分力过大,使带齿沿轮齿槽向外滑动,易产生带的爬齿和跳齿现象。根据日本小山富夫等的试验,当Φ=20°-30°时,轮齿与带齿干涉量较小,且与同步带的齿形角近似,为适宜。故常用的轮齿齿形角为20°-25°,一般要求齿形角偏差在正负1.5°之内。
同步带轮的主要参数及相应意义(四)
6. 轮齿根部圆角半径rb
在梯型齿同步带传动中,由于带齿与轮齿啮合时,带齿顶部与轮齿槽底面不接触,故轮齿根部圆角半径rb对带与轮的啮合无影响,但在传递大扭矩时,如根部圆角半径过小,易造成轮齿根部的应力集中,影响轮齿的弯曲强度。故对于大节距的同步带轮宜采用较大的齿根圆角半径。
7. 轮槽深度ho
在带轮齿槽的齿形角及顶部、根部圆角半径已定情况下,轮槽深度将决定着轮齿与带齿间接触面积及径向间隙的大小。因此,当带轮上采用较大顶部、根部圆角半径时,宜采取较大的轮槽深度,以保证有足够的承载面积。但也有例外,如在德国DIN7721米制节距带轮标准中,在齿数小于20的同步带轮上采用了一种较小轮槽深度的SE齿槽形状。这是考虑当带轮齿数少时,带绕于带轮上时将受到大的弯曲应力作用。为改善带内应力状态,在SE形齿槽中采用了小的齿槽深度,目的使带齿与轮齿啮合时,带齿顶部与轮齿槽底部接触,从而使带齿受到向上的径向力作用,减小带的弯曲扰度,以使带内弯曲应力减小。

| 姓名: | 周先生 ( 销售经理 ) |
| 手机: | 18029025329 |
| 业务 QQ: | 2587149605 |
| 公司地址: |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水边松元路6号 |
| 电话: | 0769-85247189 |
| 传真: | 0769-85247279 |